
中国女篮亚洲杯名单巨震!2米26新星上位,两大王牌出局引争议
海口集训基地的灯光下,18岁的张子宇完成了一次霸气的背身单打,2米26的身高让防守队员的封盖如同虚设。
热身赛对阵波黑,她仅用15分钟便轰下16分7篮板,禁区得分成功率超80%的数据让教练组眼前一亮。
这一幕,正是中国女篮新老交替风暴的缩影,亚洲杯16人名单中,她的名字赫然在列,而李梦、李月汝两大核心却意外消失。
一、李梦落选:伤病还是战术弃用?
宫鲁鸣面对媒体追问时,以“伤病未愈”解释李梦的缺席,强调“国家队大门永远敞开”。
但球迷的质疑并未平息:作为上届亚洲杯场均14.4分4.8篮板的锋线核心,李梦的脱队训练和状态起伏被指为真实原因。
展开剩余74%更有声音认为,这是宫鲁鸣“铁腕换血”的明确信号,杨舒予被推上主力锋线,热身赛三分命中率42%的数据成为新火力点。
锋线重担压向黄思静和杨力维,但前者近期命中率下滑,后者体能面临考验。
二、李月汝的WNBA抉择
“专注WNBA新球队”是官方对李月汝缺席的注解。
刚转会飞翼队的她,近期出场时间增加,但回归国家队需重新磨合。
内线空缺迫使教练组冒险启用张子宇,放弃原定让她参加U19世界杯的计划。
争议随之而来:18岁跳级征战成年组,究竟是天才的必经之路,还是透支未来的豪赌?
韩旭2米05搭档张子宇2米26的“双塔”组合被寄予厚望,但两人合练不足半月,热身赛暴露配合生疏,张子宇场均4次失误成为隐患。
三、张子宇:光环下的重压
热身赛的惊艳数据难掩现实挑战。
对阵日本二队时,张子宇手臂留下多处淤青,对抗短板暴露无遗。
澳大利亚女篮的强硬身体碰撞,日本队的“小快灵”战术,都将考验她300斤体能的极限。
教练组已制定保护策略:单场限时16分钟、定制护具、强化移动训练,避免重蹈姚明伤病覆辙。
但卫冕冠军的担子压在肩头,亚洲杯若遇强敌,她的篮下统治力还能否兑现?
四、争议名单背后的战略博弈
宫鲁鸣的用人逻辑引发两极评价。
支持者认为,复制了许利民破格提拔韩旭、李月汝的成功经验,2018年两人18岁入选国家队,四年后助中国获世界杯亚军。
反对者则担忧:李梦的得分爆发力无人填补,李月汝的篮板保护难以替代,而年轻球员国际大赛经验匮乏,全队仅黄思静、潘臻琦有强对抗经验,但两人状态下滑明显。
更现实的矛盾在于:亚洲杯冠军直通世界杯,但日本队高居国际篮联实力榜第二,本土作战的中国队若卫冕失败,新帅的“换血”决策必将面临审判。
五、青春风暴的试炼场
海口热身赛对阵澳大利亚,成为观察新阵容的最终窗口。
杨舒予的突破分球、罗欣棫的错位防守、李缘的节奏把控,这些年轻球员的临场发挥将决定球队上限。
小组赛对阵印尼、新西兰或是练兵良机,但真正的考验始于淘汰赛,若提前遭遇日本或澳大利亚,中国队的锋线短板和内线磨合将一览无余。
球迷的争论仍在发酵:有人怀念李梦的绝杀三分,有人质疑张子宇的实战价值,也有人将希望押注于杨力维的老将韧性。
风暴已至,争议未休。
当海口的热身赛哨声吹响,中国女篮的亚洲杯征程注定与疑问同行。
这支平均年龄23岁的队伍,既要扛起卫冕冠军的荣光,也要直面新老交替的阵痛,而答案,只在赛场上。
发布于:浙江省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